在订房时所需考虑的因素当中,有两个是硬指标,即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价格区间”,地理位置与具体的出行目的有关,而价格区间与此次出行的预算有关;还有两个是软指标,即“品牌”和“星级”的选择,往往有些时会让人感到困惑。到底孰重孰轻、谁先谁后,在这里想根据自己多年的游历体验和从事酒店行业的切身感受谈谈自己的见解,供旅友和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1、如何对待酒店星级标准的不确定性
第一,低星酒店不具备参考价值。
主要原因是小酒店业主对评星积极性不高,虽然政府的想法是好的,便于规范行业管理,但是对于商家来讲多少有种“自降身价”的感觉。在这一方面,将国内外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作为首要参考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根据世界饭店及餐饮业联合会的最新年度统计表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发展已居于世界前列,众多国内低端酒店品牌已名列世界酒店管理集团排名前茅。
第二,星级越高其可靠性就越高。
根据最新的星级评审规定,三星级酒店由市一级星评机构评定,四星级由省里负责,五星则由国家旅游局下属的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负责。在国家、省、市三级星评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标准、检查审核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国家所负责的五星级酒店评审实行跨省份委派国家级星评员进行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比省市一级的检查评核存在的人为感情因素肯定要相对少一些。
第三,地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不太平衡的状态,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生活水平差异,使酒店星评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三四级城市,政府为了鼓励酒店上星级,有时还拿出巨额的奖励,使酒店星级被罩上了一层灰色,含金量有所降低。相对而言,在一二线城市的三星级以上酒店比三四线城市的酒店在服务和硬件维护保养水平方面要好得多。
2、如何看待酒店品牌错位的不一致性
第一,国际品牌比国内品牌在品质和品味上要更过硬一些
目前,在中国高端酒店市场,国际品牌占有绝对的优势,总数约占50%左右。洋品牌的优势在于:第一,对品质标准的潜心研究、强势应用和控制把握;第二,对品味情调的规划设计、策划运用和不断创新。
不少国际的品牌在进入中国后出现了错位的现象,按照国际酒店业通常的品牌分类方法(详见博文开头所附的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相关资料)酒店大体可分为四类:LUXURY(豪华奢侈酒店)、UPSCALE(高档酒店)、MIDSCALE(中档酒店)、BUGGET/ECONOMY(经济型酒店)。在中国,被拔高的中端洋品牌有洲际的假日、温德姆的戴斯和豪生、万豪的万丽、希尔顿的逸林;在中国,往往被人们低估的高端洋品牌有温德姆的华美达、洲际的英迪格、喜达屋的艾美。
因此,在选择内地酒店时也不可以完全按照原有品牌的档次来评定,更多的消费者可能还是会选择那些耳熟能详或曾经有过愉快消费体验的品牌。
总体而言,国际品牌酒店更适合国外旅行者和海归们的口味,同时也满足了部分国内商务消费者的面子,所以早年有些国际连锁酒店里满目英文的控制按钮、电话按键常使国内消费者和领导干部们很为难,而西式为主的自助餐也未必能让国内客人大快朵颐。
国际品牌酒店对于国内客人的有色眼镜也是近几年才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戏剧性转变而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崇洋媚外”的现象还是会经常出现。
第二,国内品牌比国际品牌在文化和饮食上要更地道一些
作为最早与国外接轨的民族酒店业,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也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套路来迎合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偏好。第一,风起云涌的特色主题酒店成为老外了解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新亮点;第二,中菜西吃、东西兼顾的饮食文化常能使不少客人频频光顾。
但是,国内品牌在品质上受人制的影响较深,往往无法给顾客一个持续、稳定、统一的印象,即使是连锁酒店,虽为同一名称,却在两地却呈现出两种竭然不同的服务品质,常让人摸不着头脑。除此之外,国内有些高端酒店在接待国外客人的经验不足,对文化、语言、饮食、生活起居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培训,丧失了不少商机。
其实,“星级”和“品牌”在出行时对选择一家适合自己出行的酒店相当重要。遵循先“星级”后“品牌”的方式可能显得比较理性一些;而先“品牌”后“星级”的方式则显得更加感性一些;两者可依个人性格和消费习惯而定。
当然,“星级”和“品牌”都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与以往经历、参照标准之间的差异,而减少这种不确定性的好办法,就是花点儿时间再做些功课,看看待选酒店的网评如何。
来源:迈点博客